首页

奴侍候夫妻主

时间:2025-05-23 13:07:02 作者: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如何?这份“成绩单”亮了 浏览量:50785

  【多彩乡村产业兴】

  ◎本报记者 赵汉斌 通讯员 李育芬 左 江

  森林覆盖率达75.42%,一年四季均有季节性主要蜜源和辅助蜜源,蜜粉源植物资源花期叠错……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沧源县),在发展蜜蜂产业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春来百花开,蜂农采蜜忙。

  近年来,沧源县因地制宜,做起资源文章,把蜜蜂产业作为助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的生态富民产业来抓,以“党建+”模式,推动蜜蜂产业发展,采取“村企捆绑、订单销售、保底分红”的方式,探索出多种产业发展模式,带动群众发展“甜蜜”产业。

  截至2023年底,沧源县10个乡镇共养殖中华蜜蜂22187群,产业联结农户1773户,蜂蜜产量达72.5吨,综合产值突破1200万元,户均增收6814元。

  协调各方,合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米团花,是一种唇形科米团花属植物蜜源树,生长在1500—3000米的高海拔山区。与诸多蜜源植物的花朵不同,米团花的花蜜为红棕色,每年2—4月开花。蜜蜂采到这种花蜜,酿出的蜂蜜也颇为稀罕,颜色呈棕黑色,这就是著名的米团花蜜,也被称为高山黑蜜。

  “研究表明,米团花蜜因富含独一无二的天然活性物质MTH-X,具有抗炎、抗菌、抗内霉素、保护血管内皮、抗凝血等多种功效。”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说。

  在地处中缅边境的沧源县班洪、勐来、勐角等乡镇群山中,野生米团花的分布往往延绵几十公里,面积达17.5万亩。每年春天,山野里洁白的米团花团团簇簇,芳香四溢。

  在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天然资源理念的驱动下,沧源县协调各方力量,建立蜜蜂产业发展协调推进机制,依托专家团队人才资源,建成蜜蜂产业园区1个,设立专家工作站、科研基地,初步形成了“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公司”“党组织+合作社”“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基地”等多种发展模式。

  沧源县单甲乡安也村,总人口达2000多人。在2020年以前,安也村产业基础薄弱。当地丰富多样的经济林、天然林,是大自然给的“蜜罐”,非常适宜发展蜂产业。

  2020年初,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在沧源县安也村投入89.5万元,采购蜂箱等设备,设立沧源蜜蜂产业帮扶基地。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一只只小蜜蜂,给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带来了转机。甫一尝试,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从2019年的3万元,跃升到2020年的超百万元。

  沧源县单甲乡安也村麓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安生告诉记者,村里有5个养蜂大户,共有2000个蜂箱。大伙儿从养蜂起步,还拓展了手握技术“靠山吃山”和勇闯市场的本领,草果、佛手柑等蜜源经济作物的种植销售也一路“开挂”。

  “在东航的支持下,沧源县目前已建成并运营育王场、交尾场和教学蜂场3个蜂场,具备年供应3000只优良蜂王的能力,能满足全县对优良蜂王的需求。”黄家兴介绍。

  随着蜂蜜加工厂、蜜蜂繁育基地日渐壮大,正大蜂业(云南)有限公司、沧源县中蜂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沧源县兴蜂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也在沧源县落地生根。

  在沧源县曼来、安也、怕秋等行政村,养蜂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部分行政村依托农业合作社发展养蜂业。该县共培育4个公司、19个农民合作社、1个科研团队,实现蜂蜜从原材料的收集、加工、生产到销售的一体化、标准化、规模化。

  技术培训,增强蜂农科学养蜂本领

  穿上迷彩长袖套装,系紧黑纱防蜂帽,戴上橡胶手套……90后佤族小伙肖金刚,仔细查看蜂箱,并根据气温变化,实时调整蜂巢的位置。

  肖金刚是沧源县班洪乡班洪村的蜜蜂养殖户。近年来,在专家指导下,他学到了一整套的实用养蜂技术。眼下,他养了17箱中华蜜蜂,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超过了5000元。一有空,他还热心地指导邻居一起养蜂,共同做大“甜蜜的事业”。

  2021年开始,东航联合清华大学,在当地开展蜜蜂产业专题学习班,并携手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等各方建立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沧源试验站,派驻专家长期驻点,全天候开展蜜蜂育种、授粉、采集、生产、加工等科学研究,通过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赋能,牢牢抓住蜜蜂产业的优良种源。肖金刚就是当地最早受益的学员之一。

  班洪、勐来等乡镇还通过举办现场会、培训班等形式,构建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蜂农培训体系,提高养蜂饲养管理技术水平。目前,受训人员达1200余人次。

  “我们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参加养蜂技术培训,带着问题学习,平时养蜂遇到的一些问题都能在这里解决。”班洪乡蜜蜂养殖户赵三木到介绍,今年,他养了30箱蜂,收入12000多元。

  “去年,班洪乡产出优质蜂蜜近10吨,实现产值210万元,带动698户农户增收。”沧源县班洪乡党委副书记洪云说。

  同时,通过协调各方的力量和专家驻点指导,沧源县2023年蜂群飞逃率比2021年降低了六至七成,通过信息资源共享,蜂群采购单价比原来降低了200—400元,平均单群蜂的蜂蜜产量比先前增加了三成以上。

  团队驻点,研用融合贴地气出成果

  蜜蜂品种如何选育?传统养殖技术如何优化?如何结合当地实际,防治病虫害?如何创新蜂产品质量监测技术?在边疆山区,一系列课题摆在了科研人员眼前。

  “自入驻沧源以来,我所在的中华蜜蜂利用与生态团队通过持续驻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有效解决优良蜂种供应不足、养殖水平差、蜂蜜产量低等问题,为全县全域蜜蜂产业发展提供更加科学可靠、深入全面的科技支撑。”黄家兴说,依托项目,沧源县建成了4个蜂蜜加工厂、1个中华育王场、1个交尾场、1个扩繁场、1个教学示范场、105个20群以上规模化养蜂场。

  截至目前,研究团队已初步探明米团花黑蜜活性成分及其功效,并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在国际期刊发表2篇论文;完成第5代蜂种选育,并在班洪等地试推广;全面推广中蜂强群高效饲养技术和优质成熟蜜生产技术,创造了一个春夏季5次收割蜂蜜的“沧源纪录”。

  有了科技成果的帮助,沧源县蜂蜜质、量双丰收。在此基础上,该县还全力打造“南滚河黑蜜”“佤山曼来蜜”“安也佤蜜”等黑蜜系列品牌,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等品牌认证。目前,“沧源黑蜜”已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近年来,班洪乡依托专家团队人才资源,建起专家工作站和科研基地。当地结合区位优势,重点打好“红+绿”两张牌,把班洪的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与生态产业结合起来,把蜜蜂产业园区打造成美丽边疆的新亮点。

  近年来,沧源县积极申报和组织实施蜂业质量提升行动项目,以及东航帮扶科研、沪滇蜜蜂产业、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等科技项目,促成3200多万元项目资金落地,助农发展。(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叶攀】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两岸学子分享心得:春暖花开时节内心倍加温暖

2月20日,国家森防指办公室召开视频调度会议,视频连线北京、河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等省份,分析当前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重点部署近期火灾防控工作。

“吉林一号”高分05B星在长春出征

8月8日电 据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消息,2024年8月8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市国资委)原主任白廷辉受贿案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白廷辉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东西问丨张东刚:文明和谐论有何世界意义?

3月16日电 据静海融媒微信公众号消息,天津市静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情况通报称,3·15晚会对天津顺玻玻璃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保建节能玻璃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涉生产假冒伪劣防火玻璃情况曝光后,属地市场监管、公安部门立即赶赴涉事企业进行查封,并对涉嫌违法的防火玻璃产品进行了封存,企业相关负责人已由公安部门控制,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深入核查。

塔里木油田累计向西气东输管网供气超3500亿立方米

湘江科创基地(二期)项目是湖南省重点产业园区之一,在建设过程中采取“全天候施工”“不间断流水作业施工”等措施,克服长时间雨水天气,实现60天内完成基坑开挖、120天内完成“正负零”的目标,并于12月9日实现全部建筑主体封顶,提前超额完成湘江新区管委会的年度建设目标,跑出建设加速度。

西藏那曲市聂荣县发生3.1级地震 震源深度10千米

高校、院所、企业集聚的区域应用转化能力更强。论文被专利、政策、临床实验引用的频次常被用来研究基础科研向产业转化的活跃度。2019到2023年的数据显示,中关村生命科学园所在的北京是全球引用频次最高的集群,总频次约6.3万,集群所在的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的总频次则超过5万。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